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一些镜头中,书信和街头电话仍是那个时代大学生远距离沟通的主要方式。而今,书信已经鲜见,街头电话也几乎成为摆设。“触屏时代”的到来,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成为现实。对这个集体怀旧的时代来说,触屏时代的“我有话对你讲”变得简捷多样,但却多了快餐味少了人情味。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2000年,这条广告语横空出世,被认为是广告界的经典广告语。10多年过去了,“三个不能少”中,除了手机,其他两者已不为人所知。
“有事CALL我”,上个世纪90年代,这句话的流行程度不亚于“有事打我手机”,但仅仅过了20多年,这句话就让很多小孩觉得莫名其妙。BP机又叫寻呼机,通过人工台将此方的信息发到彼方的寻呼机上,彼方可以回信息或者打电话给此方。
BP机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寻呼机,是很让人羡慕的一件事。1984年,上海率先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寻呼用户数量逐年激增,寻呼业出现了10年黄金时期。2000年是中国寻呼业发展到顶峰的一年,此后便急转直下,寻呼业市场日渐萎缩。
第一代移动电话俗成为“大哥大”,盛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与其说它那时是一种联系工具,不如说是身份的象征。当时,大哥大价格昂贵,通话费不菲。
本世纪初以来,移动电话逐渐多样化,随着价格的下降和通话费用的降低,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根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11.12亿户,普及率达到82.6部/户,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沟通无处不在:“e”时代生存
“沟通无处不在”,这是一句通信运营商的广告语,也形象地说明了网络时代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多样化。
本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网络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微博、微信、博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MSN等等诸多沟通工具的出现,让人们烦心的不是如何沟通,而是选择哪种方式沟通。
“我上学的时候,和男朋友是异地恋,每次通电话的时候,我老是幻想,希望能出现一种视频电话,在我听到他的声音的同时,还能看到他的表情。”石家庄市一所高校的教师张嫣说。
张嫣没想到,在当时不可企及的一个梦想,短短10多年的时间轻松地变为现实。“网络化生存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发现,我的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对网络的期待更多而对彼此之间的期待更少。”
因此,“宅男”“宅女”类似的新词很快便风靡网络。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面对面的聚会往往以网络之间的狂欢替代,“即使坐在一起,往往也是人人低头玩手机,手机成了不可替代的工具,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有话对你讲”:简约还得有情
网络时代,人与人交流沟通变得多样化、简捷化,但有人开始怀念20年前鸿雁传书的年代。因为,与当初相比,他们觉得现在的交流多了程序味,少了人情味。
即使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写信仍然是最主要的异地沟通模式。“家书抵万金”,很多时候一点也不夸张。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们就会教学生如何书写信头和信尾,如何遣词造句。发展到最后,连邮票的贴法都成了一种文化。邮票倒贴,表示“我很爱你,但不敢向你倾吐衷情”;邮票向右倾斜,表示“我决不再生你的气”等等,如何贴邮票往往成了情侣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我会熟练运用QQ、微信、手机短信,但我现在更希望能读到朋友写给我的一封信。我已经10多年没收到信了,很怀念那种盼望来信的急切,读信过程的喜悦,回信时的斟酌。更重要的是,信件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读。”一位“70后”对记者说。
电子时代沟通工具的全面挺进,产生了“触屏一代”。他们在智能电子产品与虚拟世界的陪伴中成长,用电子产品进行“拇指交流”。一些孩子越来越善于隔着屏幕沟通,在实际中却变得孤僻。很多家长担心,“触屏化生存”最终会影响下一代在现实中人际与情感的交流。
“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这是冯小刚电影《手机》片头中,主人公严守一小时候去镇里打电话给表哥。严守一骑车带着嫂子早晨从村里赶到镇里,直到下午才轮到他打电话,通过接线员转到牛三斤所在煤矿,煤矿接线员又通过大喇叭把这个消息传递给牛三斤。
很多人对这个电影情节至今记忆犹新,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怀旧感情。对他们来说,即使这个故事情节很好笑,那也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