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举办高峰论坛,黄河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几年来,先后举办了黄河之旅品牌提升高端论坛、世界十大河流对话黄河活动、中国大黄河旅游国际研讨发布会等,国家旅游局领导,世界旅游组织、世界十大河流代表,日本、意大利的旅游专家,吴必虎、钱文忠、戴斌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保护河流文明、发展河流旅游”,大黄河旅游产品开发与品牌提升等展开广泛研讨,探索了黄河流域旅游产业交流与合作的新路子。
其次是整合旅游资源,十大线路彰显大黄河旅游独特魅力。在2011年提出“大黄河之旅”概念的基础上,针对黄河之旅产品分散,难以完整展现黄河形象的现状,沿黄九省(区)经过深入调研、精细考察,跨区域整合黄河旅游元素。2012年,正式推出“大黄河文明之旅、大黄河古都之旅、大黄河寻根之旅、大黄河名胜之旅、大黄河风光之旅、大黄河度假之旅、大黄河红色之旅、大黄河峡谷之旅、大黄河湿地之旅、大黄河美食之旅”等贯穿沿黄九省(区)的“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进一步提升了大黄河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
再次是开展联盟互动,旅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强。河南、山东两省签署了《“鲁豫游约”旅游深度合作协议》,并于2012年4月在山东菏泽正式启动“鲁豫游约·50万人在行动”系列活动,两省围绕两亿人的市场,在旅游信息共享、旅游营销、产品研发、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两年来,三门峡市组织开展了“黄河之旅”百家旅行社金秋三门峡采风活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与周边其他城市联合推出了晋冀陕豫四省八市旅游“一证游”、“黄河之旅”邮政旅游年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加强了联盟成员间的联系,加深了相互的了解,为联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已经走过了两年的历程,沿黄九省(区)旅行社合作联盟即将成立,深度合作发展新的乐章已经奏响。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合作的内容已由虚到实,由浅入深,合作项目迈向更高更深层次。
新农村建设旅游率先
河南是农业大省、生态大省、文化资源大省,拥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受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成为各地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乡村游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河南发展乡村旅游坚持“农”字当头,以农为本,把农民脱贫致富作为衡量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河南部分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河南充分利用这些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一批脱贫致富的村镇。焦作修武县的岸上村,2000年以前是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仅260元。2000年以来,他们依托云台山景区,大力发展以家庭宾馆为主的旅游服务业,逐渐形成了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服务区。2012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全村旅游业收入8000余万元,户均收入达到20万元,人均收入猛增到5万元,该村也一跃成为全省闻名的小康村,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坐上了小轿车。
乡村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乡村旅游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平衡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造自然村落,美化生活环境,提升农民居住质量;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城乡之间互动,促进城乡统筹。通过旅游的发展将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断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从而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致力于打造全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因此,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率先探索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乡村发展新战略,成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关键与核心。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注重生态环境、文化保护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等特点,受到农村、农民的欢迎,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势必带动乡村的优化发展和整体提升,解决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