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企业的发展,在颠覆传统业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重新构建了中国的信用体系,这种体系使当前的多数年轻人迅速接受了信用训练,从这个意义来说,接受淘宝如同接受一种信仰,是对诚信、诚实的皈依。
我是一个没有淘宝、微博和QQ账号的人。我意识到我有可能因落后于这个时代而被社会边缘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没有丝毫采取行动迎头赶上的念头。这些年来,我就在这狂飙疾进的信息时代,憨蛮无知地过着昏昏的生活,已然忘却了28岁时自己写的博士论文还是关于信息经济的,日渐封尘的头脑已经懒得去翻看记忆中早已尘封的论文和理想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直到有一天,楼下办公室的女干部噔噔地跑来告诉我,区内一家电商企业被一家更大的网络公司收购了,且有可能将总部以及注册地迁至别处,我这才想起来应该全力行动起来,编排了阵阵的短信,四处托人打听关系,希望挽留这个宝贵的“税源点”和GDP的“增长点”。就在这场“招商与反招商”的公关斗争中,通过朋友的介绍,我开始了解阿里巴巴公司的淘宝网。此后,又得友人引荐安排,有幸去杭州的淘宝公司参观拜访了一次。
回来以后,我抑制不住心中冒出来的这样一个奇特的念头:淘宝其实是一种“宗教”。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要我证实这种感觉,还是要我遏制这个念头,我都同样无能为力——那就请容我如厨房里的围裙宅男一般,一边切菜,一边唠叨地几句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想法吧。
事情还得从12年前我在达特茅斯学院听的一次演讲说起,主讲人黑袍白领,似是一个天主教(Catholic)的神父。天主教在美国大概是一个少数宗教,信众不多,并不像有些西欧国家那样是一种全国性的宗教。
他并没有为自己人单势孤而惆怅,也不感叹和抱怨什么,他在结尾时讲了这么一段话:“今天世界真正的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因特网,它已经劝化了几乎所有的人”。我隐约感到他讲的“宗教”其实是哲学问题,而与我平常理解的宗教似无甚关系(我对于宗教问题完全外行,在此借用神父讲话中宗教概念的哲学外延来展开下面的话)。
此后我倒是认识了几个信天主教的哥儿们,我感觉他们心地善良,简单纯朴;相比之下,我戏称自己这些年已经沦落成信仰现金的“Cash-lic”了,因而愧对那些信仰执着并对我寄予厚望的师长和同学们。我有时反思自己这些年来一事无成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因为我是一个“Cash-lic”,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比慵懒更糟糕的退步。
我不想指责是这个社会把我变成了崇尚金钱的人,因为“每当我伸出食指去指责别人的时候,另外四根手指头恰恰指向了我自己”。不过,我确实感觉自己生活的时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崇尚豪华奢侈生活,推崇物质享受,喜欢炫耀摆阔。
我不认为这种社会风气仅仅是富裕阶层所独有的,如果我自己因为身陷贫困对于那些炫耀摆阔的人有一丝一毫的羡慕嫉妒恨的感觉的话,我也是一个认同他们这种生活方式的人。而我认识的大多数淘宝用户则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反,他们会反复比较各个卖家的信用等级,货物质量,价格和运费,他们网上购物时,斤斤计较得简直就像是一批节俭的“清教徒”。更重要的是,他们以此为乐,乐此不疲。
基督教诞生在那个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浮华的古罗马世界里,然后慢慢地传播开来,据说当时负责镇压早期基督徒的罗马执政官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人宁愿放弃奢华生活而过着节俭的日子。我想大约是因为节俭是一种符合人性的美德吧,只要是符合人性进步的美德,最终都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