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爱迪生看手机”选自今年5月15日杨振宁与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的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记者发现,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有三年均和北大相关。
杨振宁和莫言对话成高考作文题
“作文题目是什么?”昨天上午,2013年高考正式拉开大幕。作文题目作为历年来高考最受关注的大分值题目,更是引来了在考场外的家长、老师和媒体记者的极大兴趣。
此前社会大猜想的“中国梦”、“正能量”等热门词无一命中。不过,杨振宁和莫言这两位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文学奖的大家,此次却和作文题扯上关系。记者注意到,尽管材料中没有直接表明科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但这段对话正是今年5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大展开的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中的片段,著名书画家范曾主持。
两个多小时中,三位大家对话精彩纷呈,处处闪烁着人生智慧和思想之光。他们对科学与文学、天才与成功、真情与妙悟、“中国梦”以及诚与德、勤与拙等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三年高考作文题出自“北大时事”
北京高考作文题曾经连续两年与北大的热点事件相关——2009年高考作文题中引用一首歌的歌词: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该首歌并非最新的流行歌曲,而是因卸任的北大校长许智宏在北大新年联欢会上演唱,受到网友热议。
2010年的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则源于当年“五四”青年节温家宝与北大书法协会会长的“互动”。即2010年5月4日当天,北大学生写下一幅“仰望星空”的书法作品送给到校视察的温家宝总理,温家宝总理当场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字回赠给北大师生。今年的“科学家与文学家谈手机”材料出自莫言、范曾、杨振宁在北大对话时提到的真实问题和真实回答——时隔3年后,2013年的北京高考作文再次选择了“北大时事”。
学生觉得容易 老师说得高分难
八一中学一名男生也对自己的作文信心十足。他介绍说,自己在作文中主要表达的是手机出现导致了人们之间缺乏沟通。对于作文的原型出自杨振宁和莫言,男生表示,虽然很关注莫言的作品,但是并不了解这次对话,出考场后跟同学讨论才知道作文题的背景。
在广渠门中学考点,一位考生告诉记者,自己的作文主要围绕手机出现后,“人们每天沉迷于手机之中,而迷失了自我。”而另一位考生则表示,作文中主要观点是手机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缺少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极度使用手机正是人们空虚的表现。”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高考研究办公室王乃中分析,从题目本身来说,是典型的“科技如何影响时代”的命题,科学家着眼于技术进步,文学家则更关心社会人文领域,这个题目有去年湖北卷“书信在现代社会消失”的气象,令人欣慰,堪称是新课改以来北京卷出得最好的一道作文题,也展现了高考作文改革的良好信号。
相对而言,这个题有深度但不容易,只是担心北京学生缺乏类似的思维眼界和日常训练。考生对唯科技论的反思、对人文思潮生活方式因科技而改变的思考、对时代日新月异的歌颂、对一个又一个时代更迭的亲身体会,都能写出典型一类文立意。文/本报记者 赵媛媛 安苏 刘洋
新闻内存
本报连续两年考前刊发高考作文材料
201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昨日已经公布,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一材料作文中所引的材料在6月2日本报的18版刚刚刊登过。
今年北京卷高考作文材料为科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的对话,科学家问“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文学家答“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很明显,这段材料出自5月15日杨振宁、莫言和范曾在北大的一场对话。在这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中,谈及科学与文学的话题、说到科学与文学都需要幻想力时,杨振宁说:“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里生活一个礼拜,然后问他,现在有什么东西你觉得是最新奇的?”莫言答道:“我先回答一个,我们用的手机会不会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呢?”这段对答和北京卷高考作文材料几乎一字不差。
对于这场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跨越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本报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将包括上述对话在内的演讲精华经过精心编辑后,刊登在6月2日第18版的《原声讲堂》版上。如今看来,它和本报在高考前刊登的各区县高考模拟考试优秀作文一道,成为服务广大考生的亮丽风景。
去年5月31日,本报《成长读本》版曾刊发了台湾女作家刘继荣所写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一文。而当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就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所附的材料即为刘继荣所写、本报所刊登的那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