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近午时分,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沽源县溢天香大酒店门前车辆拥挤,该县平定堡镇党委书记岳树旺正在此处举办嫁女喜宴。
上午10点半后陆续有公安局、司法局、法院、森林草原防火、卫生监督等部门多辆公车在酒店门口短暂停留,并有人员下车进入酒店。少数制式车辆及部分公车干脆停放到酒店院内。酒店停车场车满为患。在酒店入口处,摆放了两排用来收取礼金的桌椅。桌上放着成叠红包,两个红色的礼箱(中国新闻网7月17日)。
女儿婚礼是人生之大事,领导也是人,也有三姑六婆亲朋好友,遇到婚礼这等大事,请来亲朋来庆贺一下,无可非议。
然而,一位国家级贫困县的镇书记,借女儿婚嫁之日邀请千人,婚礼现场礼金成沓不记账,分明就是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在中央强调“八项规定”、落实“八个严禁”当下,公务人员顶风违纪,多部门公车私用参加婚礼,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为,置党纪法规于何地?
近年来,官员借子女婚嫁敛财的报道频见报端,其负面作用明显。2013年1月9日,湖南最牛厅长宴席赛过皇宫,20警车助阵,百万礼金入囊;2013年5月14日,滨海县某局党委书记为儿子婚事公然大操大办66桌酒席收受礼金3.5万元;2013年5月19日,三亚一官员为儿子办婚宴摆49桌敛财……,官员借子女婚宴摆富,大势敛财有持无恐。
在纪检部门查处其违规行为后,相关人员均受到了党纪法规的处罚,一件件曝光的事例理应引起相关人员重视,吸取教训。然而,当下部分官员仍然顶风违纪,个中 “逻辑” 让人很容易 “参透”。
事实上,这种借婚礼敛财的现象在许多地方成为一种惯例。一是借势打“人情牌”。 领导摆筵席,岂敢失了礼数?一直以来,个别领导敢于摆宴,缘于手中有一定的权力,日常为某些人行了方便,双方工作上有来往,有利益纠葛,这个时候需要一些人来还“人情帐”。
而工作上还有求的,此时也要表示一点诚心,婚宴成了一些官员敛财的“灰色收入”通道。二是礼尚往来打“情感牌”。
在入乡随俗观念推崇下,官员子女婚嫁相互宴请成为定势,不请吃反到显得另类,婚礼通知“副股级”以上的干部都参加,估计操办者认为“副股级”以上的人“钱来得快”,百元大钞算是小份礼,千元不在话下。这样办一次,收到的礼金就是普通工薪阶层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资。
三是钻制度的“空子”。根据《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党员干部不能大办红白喜事”,“大办是指不能超过一定的规模和标准”,这个标准各地规定不一,纪检部门对以婚嫁非法敛财判断领导办宴席是人情往来还是行贿受贿,其规模大小收钱多少不好掌控,多以教育或警告处罚为主,造成一些官员借婚嫁敛财有意为之。
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从事公务的领导干部要以自己的立身之正来影响和引导社会大众,领导者立身端正,社会风气自然好转,领导干部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就能够塑造和培养社会的节约和清廉之风。
当下,各级部门纷纷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对于严禁机关干部大操大办婚宴的规定,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三令五申。我们的党一向主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领导干部大操大办婚宴与党的主张背道而驰,平定堡镇党委书记岳树旺“摆千人宴”大肆敛财违规违纪,纪检部门如何处罚我们将持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