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09年底,新浪率先开启了国内市场的微博大门,引爆微博这一社交平台,成功颠覆了传统的门户模式,轻松制造热点,吸引草根眼球,实现了更低成本、更广受众的传播和消费,从而迅速兴起了一股“微博热潮”。...
4.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微博的信息源来自微博主,他们对微博传播能力有着极大影响。大量传播的二手材料信息,再加上刻意制造的谣言、炒作,更加降低了微博信息的可靠性。再加上大号被收买、水军泛滥,更导致了信息的真实性备受质疑。
5.受其他新锐产品冲击。新锐产品不得不说微信,当APP的体验向手机化智能化转移的趋势下,微信迎合了用户的体验和营造“信”时代。大家在自己信任的朋友圈可以轻松互发文字、图像和语音信息。这些新的功能挤压了微博发展的空间。
那么,微博该如何突破瓶颈?
1.重视用户体验。用户量是微博发展的根本,无论是想走上商业化道路,还是抢占微博的霸主位置,吸引用户、增强用户体验才是关键。让普罗大众说真话,这是微博的原本精神,返璞归真才是根本,并进一步升级微博现有功能,通过开发创新增加平台含金量,提升微博用户的黏性。
2.关注品牌公信力,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推进微博实名制,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创建身份识别,这能有效控制和管理利用微博的诈骗、造谣等问题。增加用户对微博的信心,打造真正公开、真实、负责任的信息平台。
3.明确定位,利用自身优势走出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新浪最终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社交网站,腾讯更重视内容打造,是要回到微博鼻祖twitter的简介模式中去。这两条路是基于自身发展做的改变调整,卸下多余的包袱是明智之举,找到方向,重新上路。
我们期待微博“更智能、更精准、更强调用户体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