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很庆幸在一个后半夜拿到了《速度与激情6》的种子,4.3G的电影用迅雷两个小时下载完成。
我一直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的拥趸,5看了好几遍,看得人热血沸腾,飚车技巧不用说了,更有智慧的“偷钱”技巧。相比之下,乔治克鲁尼领导的那个11罗汉的Ocean's 系列比较装逼,而范·迪塞尔则更有激情。
转了这么个弯,还是想说说迅雷,这其实是我在等待电影下载之际的浮想连翩。
所有喜欢看电影的人,想方设法下载各种电影资源的人,没有不知道迅雷的。作为科技业人士,迅雷的故事当然也都清楚。
从上市未果到现在转型移动,我认为,迅雷其实最根本的问题仍是定位尴尬。
何谓下载“刚需”?
从我一个用户的体验来看,五年前,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用一次迅雷,但现在,我几乎半年才用一次迅雷。不知读者们是不是这个感受。
为何?因为一是有国外的大片在院线上映,二是优酷、搜狐、腾讯、爱奇艺各种视频网站提供无数视频。除了对我极度爱看的电影资源还需要下载之外,网站观看已经取代了很多下载行为。
我不否认,有很多想看欧洲小众电影、甚至想看10G高清大片的发烧友仍在用迅雷,但这样的行为需求毕竟日益变成窄众市场。
尽管我认为是“窄众”,但这一市场基数仍然庞大,这在前不久迅雷的“会员”故障事件中有所体现。
6月底,由于迅雷支付系统故障,1分钱可以购买180元的白金会员卡,故障发现前,5000多张白金会员卡已经被抢购一空。随后,迅雷官方声明,1分钱购买的白金会员卡全部有效。
不到一天时间迅速有5000多张卡卖掉,迅雷也损失了上百万。有人说,迅雷是用雷人的手法进行炒作,但以我对邹胜龙以及迅雷的了解,不至于。事后,迅雷全部认账也是不错的诚信。这个事件中,我其实是没想到迅雷还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前不久在广州举行的中国电信天翼手机交易会上,我遇到了迅雷副总裁李想,听他讲了下迅雷会员的事。目前迅雷已经确立形成了“付费会员+网络广告”的商业模式,数百万的迅雷会员近两年来已经成为迅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迅雷会员实质上是Freemium模式在互联网产品上的运用,主要依靠高速通道和离线下载两种特权,对下载进行加速。高速通道采用了云加速技术,能够将下载速度提升至物理带宽上限,保持“带宽多大,下载速度就有多快”的效果。
而离线下载是冷门资源、死链接的杀手,对下载冷门资源和死链接具有“奇效”,对下载的确有用。据李想透露,迅雷正在和国内网络运营商合作,为用户的家庭宽带加速,先期已经和福建电信成功合作,今年和广东电信的合作也即将上线。
我认为,能够成为迅雷会员的人,一定是电影的极度狂热者,对超清大片有追求的人,这样的人在整个中国也不少见。所以,迅雷玩会员以及收费服务,会有市场。但是,李想说到:“下载是网民的刚性需求。”这个我无法认同。要我看,下载只是真正电影发烧友的刚需,而不是所有网民的刚需。
说到这里,可以初步总结一下:迅雷有其下载优势,也有会员制的种种服务,但这仍是一个小众化的市场,甚至在视频网站越来越大的冲击下,这个人数也将有所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