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红孩子的用户抱怨:“一单买了4样东西,居然每样都独立包装。怀念以前的红孩子……”
也有红孩子员工说,相比系统切换之初,当前用户体验已经在慢慢改善,现在的母婴促销即是为了验证系统承受能力。
第二,部分红孩子人员因水土不服流失。今年2月份,苏宁架构调整,设立连锁平台经营总部、电子商务经营总部、商品经营总部三大经营集群,涵盖28个事业部。从那时起,红孩子正式融入苏宁。
“红孩子员工融入苏宁后,发现业务操作流程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大公司有成熟、固化的流程,很多人对流程不适应。”一位红孩子的员工说。
红孩子以前的管理模式是以营销(包括采购、策划等)为导向,可直接管控客服、物流等支持部门。而苏宁是事业部的管理模式,物流、客服等支持事业部不受其他事业部控制。
但也有员工表示,起初进入苏宁后不习惯,现在已慢慢适应,并感觉到“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三,经营策略不同。以采购为例,此前供应商给红孩子的返点,在年终统一结算。并入苏宁后,每次采购都要兑现返点。
员工透露,“供应商不知道一年销售多少,就要承诺以什么额度的返点,这就限制了供应商,因为供应商对额度没办法把握。一年销售100万和一年销售10万,返点额度肯定是不同的。这是经营策略方面的问题,苏宁想提前锁定利润,但供货商不好接受。”
整合不顺冲击红孩子市场地位
继3C家电、图书之后,母婴已成为电商领域三大杀手级品类之一。
在母婴市场,红孩子曾一枝独秀,但由于战略分歧和内斗,2009年后销售额下滑到15亿元并陷入停滞。艾瑞报告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B2C母婴市场份额排行中,红孩子以6.0%排名第三,落后于天猫和京东。
对从零起步的苏宁来说,收购红孩子即进入母婴市场前三甲;红孩子则可在苏宁支持下度过资金难关。外界也评价这是一场合适的姻缘。
但母婴市场格局仍未定,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苏宁与红孩子的整合进展将直接影响到市场地位。一位红孩子内部人士称,“红孩子和苏宁整合的这半年时间,偷着乐的,一个是京东商城,一个是乐友。”
京东母婴频道2010年7月上线后每年销售额均保持300%增速,目前活跃用户800万。2013年初,京东与多家母婴品牌签约的2013年销售目标高达50亿元。京东方面称,在6月店庆活动中,母婴商品单日销售额超过了3000万元。
母婴连锁乐友成立于1999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目前已发展到12个城市,230余家直营店。
此外,母婴也是国美(微博)在线品类扩张的重点。今年初,国美在线与母婴用品企业亲亲宝贝合作的母婴频道正式上线,并声称计划前期投入10亿元。
苏宁并没有放松警惕,后续整合仍在进行之中。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近日对媒体称:“下半年,苏宁红孩子将结束一年蛰伏,结合苏宁线上线下海量会员资源展开市场攻势。”
李斌表示,苏宁易购将在母婴、美妆两大垂直领域寻求更大突破。苏宁易购新平台将于8月上线,届时会有更多的的母婴和美妆品牌商家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