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这几天,传出优购网COO张小军将于近日离职的消息, 加之今年1月底CMO徐雷离职,重返老东家京东;7月初,高级副总裁谢云立离职加盟腾讯电商...
垂直B2C的自救
相对于综合型电商,成本更高的垂直电商根本无力抵挡平台型电商的攻城掠地,成为其快速膨胀背后的牺牲品。垂直B2C不甘于节节败退,于是开始求变。
1、品类扩张
以卖衬衫起家的凡客,经历了几年的波澜起伏的发展,现在扩张成了全品类经营;电商元老级的当当,为了更好的生存,也从图书走向百货;乐淘为了提升产品毛利与渠道控制能力,不断的开发新品牌……
品类扩张的逻辑只有一个:留住用户与降低成本。
2、入驻平台
这已俨然成为目前的一种主流,经历了几年电商的生死时速,大家都明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为了降低成本,提升销量,纷纷到大的开放平台如天猫京东上去开旗舰店,以图在专业领域上做大规模,降低成本找出路。
目前几乎所有的垂直B2C都在天猫上开有旗舰店,身为上市公司兼开放平台的当当入驻天猫则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也曾有一些商家在尝试020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打通整合,但发现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在这种情况下,独立B2C的压力很大,品牌推广费用、用户成本都很高,最终不得不向大的电商平台靠拢。
黎明前的黑暗?还是黄昏前的微光?
垂直电商的困境,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网购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用户个性化需求还没有释放出来,平台型电商经营的标准化产品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但长期来看,垂直电商还会有机会。
垂直电商有机会,但机会不是从平台型电商中独立出来的标准化产品,因为综合型电商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一般购物需求,此类垂直B2C已到黄昏。
在个性化产品与服务方面,平台型电商无法精细化运作,而从消费者的转变趋势来看,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此类垂直B2C可以弥补平台型电商的不足,坚守下去等待黎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