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电商有一种不好的习惯,就是虚构销售数据。我想,这是因为电子商务的门槛并不低。电商有两种最基本的生存方式,第一种是靠分销,而如果不是企业去库存,没有自主品牌的电商仅仅靠分销,真的很难赢利。
第二种是靠供应链+大数据,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和不断融资。于是,依靠有创意、有诚意的产品,和人性化的服务,竟然成为了电商的基本生存之道。这个标准一点也不低,谁要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呢?
谁说凡夫俗子就不能做电商?即使产品差一点,依靠服务依然可能赢得口碑。先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和电商貌似无关。最近差点把手机丢了,拉在了卫生间。而十分钟后,当我都没有发现手机已经不在,保洁的阿姨已经将手机交到物业,而物业又开始寻找我这个失主。第15分钟左右,在失物招领手续上签名后,我已经拿回了手机。
这件事发生有几天了,我刚才忽然意识到,这个过程中,保洁的阿姨和物业管理人员一点都没拖延。这可是传统行业,并且不是海底捞。我觉得,这一切都是人性的自然反应。
善良的保洁阿姨想都没想,就送到了物业管理处。而勤快的物业大姐马上就拿起电话,去找我们的办公室主任。我的感动来的太迟,现在才觉得,这其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一切是零成本,高速度。
第二个案例和电商有关,老实说,让我更感动一些。几天前,我在孔夫子旧书网的合贵斋订了一本书,我几乎已经忘了。最近工作一忙,就非常健忘。今天中午,我接到一个电话,是这个书店的老板打来的。
前面15秒,我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他说话结结巴巴。后来,我大致听清楚了。他在说自己家里最近有情况,晚几天给我寄书,让我不要着急。那一刻,我真的被打动了,因为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否则他没必要给我打这个电话。
加运费总共才15元的书,我想这是一个最普通的书店老板,可是他的责任心在我看来,却是无以伦比的。但我不知道,他家里究竟出了什么事。我还想起一件事,就是孔夫子旧书网的书,永远比当当的书包装的更加严实。
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对二手书购买的频次远远比一手书要少,但是二手书通常是我最想买的书。看到好不容易得到的书,被包裹的严严实实,我心里还真有一丝小感动。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feidian.com/a/2013-8-1/7075.html
(注明:以上内容中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