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为虚,流量争夺为实
表面上,两大巨头都是以“用户体验”作为考量,而在这背后更重要的则是数据与平台间的争夺。
目前,新浪微博上认证的企业微博近32万家,他们也日渐成为微博上最活跃的商业群体。新浪微博发布的《5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显示,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的淘宝短链分享量和点击量(除2月春节假期期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许多用户正逐渐养成通过微博登录淘宝网,或者从淘宝官方微博了解网站信息的习惯。
淘宝网一年短链回流比皆超过900%,微博起到了明显的引流效果;尤其是在去年11月“双十一”活动、今年1月节前购物和3月、5月换季采购期间,微博的引流效果更明显。
新浪表示,此次合作为平台上数量庞大的中小卖家开拓了一个获取流量、用户的新入口,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营销阵地。
基于微博淘宝版的社交属性,在发掘大量新用户的同时,可利用社交关系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将其发展为稳定用户,并强化老用户对店铺和商品的黏性。同时,在用户习惯向移动化迁移的背景下,微博将帮助淘宝占领移动互联网电商入口。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新浪微博与阿里巴巴正联手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互联网超级账户体系,进而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用户虚拟生活平台。
而另一方面,虽然微信一直极力避免商业化话题,但对任何一个卖家来说,微信的4亿多用户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客户群。而且微信即将发布新系统5.0,届时微信会成为一个能够包容微淘在内更多B2C的大平台,并集成包括腾讯财付通在内的各种支付系统,以更好地解决移动结算问题。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对于两家体量庞大的公司来说,双方不会有什么直接损失,真正受伤的则是依附平台生存的创业者。包括口袋通、微信逛在内的基于微信的淘宝客类创业型公司将面临重创,已经出现的众多微信营销工具急需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