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开放平台的成功,我们京东将必死无疑,因此开放平台是京东必须要做好的业务。” 这也是刘强东在大会上大谈垄断的根本原因:“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垄断存在,这个行业就是不健康的;只要存在垄断,行业从业者的日子都不会过得很好,但从业者并不能指望垄断者放弃利润。”
“所以希望各位卖家不要对任何垄断者抱有期望。”刘强东建议,卖家应把销售分到各个平台,不要把超过50%的销售额放在单一的平台上,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命运不被掌握在别人手中, “商家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促销得更多,但赚得还不如去年,为什么?就是有些平台垄断。”刘强东表示,商家不要在一个平台上投入那么多,应该向京东、当当转移,别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中。
谁是电商垄断者呢?其实答案不言自明。刘强东把自己仍定位于挑战者,目标直指阿里巴巴及马云,而且姿态强硬。
过去半年内阿里动作频频,不仅在移动互联领域战略布局出手迅速,包括天猫菜鸟网络这一大动作的落地,弥补了阿里一直缺失的物流体系,此外,阿里金融的余额宝、信用支付和小贷业务的全线打通并形成体系,也震动了传统金融业。京东此次在开放平台上的技术、物流、服务、财务四大计划,其实也是以阿里为参照系的战略布局。
事实上,电商开放平台业务已是大势所趋。各大平台型电商对第三方卖家资源的争夺早已开始。但京东的出击更有备而来,刘强东以其“不与商家争利”为武器,四大战略齐出击,低调之后高调“复出”,开始与天猫之间打响一场“资源争夺战”。
沃克咨询顾问公司分析师王亮认为,更长远来看,京东就是想挑战阿里巴巴的电商龙头地位,京东上市一事一直在京东计划中,这次开放平台战略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上市做铺垫。
不放弃绝对控制权
这一年来,刘强东为何如此低调?
据京东内部人士称,刘强东最近一年一直在欧美游学,一方面静下来思考京东战略,另一方面学些管理方面的课程,并拜访“高人”,见一些朋友。
过去的一年里,刘强东完全放权,业务主要由京东的20多个高管负责。尽管刘强东不在国内,京东业务仍有条不紊,但整体来看,京东域名更换、新LOGO的推出,这些变化的背景仍有刘强东的指挥。
这次“复出”,刘强东变化很大,不仅瘦了很多,更在举手投足间增添了很多从容和冷静。就在开放大会的第二天,7月30日,京东又举办了一场针对内部员工的培训,主题 “我的成长之路和京东社会责任”,这也是刘强东第一次向员工讲述其个人的成长经历。
除了向员工分享他的两次创业经历外,刘强东在此次内部培训上表示,对于团队中出现的贪污腐败,绝不手软,哪怕付出巨大代价。正直、守法的价值观是京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任何违反公司价值观的行为都绝不姑息。“如果公司怀疑你贪了10万块钱,就算花1000万调查取证 ,也要把你查出来,把你开除。”事实上京东迅速扩张之际也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之前就有传出京东员工涉嫌贪污腐败的消息。联想到此前阿里巴巴的内部反贪腐事件,京东在内部管理上也开始出重手。
从当初中关村的“一个柜台,两个雇员”,到现在3万多人的大型企业,刘强东的身份也从创业者向管理者转变,近一年来他主动隔离,游学美国,被称作是他逐步放权的开始,而在此次培训会上,刘强东则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对京东的绝对控制权,将来有一天退休时依然要控制京东,不让别人来染指。
此次讲话也是刘强东为京东第七届管培生所做的结业讲话,管培生是京东商城重点培养的未来管理层中坚力量,刘强东已经开始思考京东的长远发展。
退,是为了进。静,是为了更大地爆发。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出击。游学之后的刘强东有了更多的思考,当下京东的整体战略已经开始发力。不过,据刘强东称,他今年下半年,还会继续在国外游学,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思考。或许未来的京东、阿里之战会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