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今报7版以《身份证虽已挂失,麻烦仍旧找上门》为题,报道了柳州市民孔女士的遭遇:她的身份证遗失后,遭人冒用来过户摩托车,她因此被卷进了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官司中。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孔女士这样的遭遇并非绝无仅有,不少人都曾因遗失身份证而招致或大或小的麻烦;而且即便及时地刊登遗失声明,并到公安机关补办了新的身份证,麻烦还是无法避免。问题或许出在二代身份证的“先天缺陷”上。
身份证被冒用带来麻烦
此前,柳州市民孔女士不慎遗失身份证,被一名叫王某革的男子捡到。随后,王在孔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一辆摩托车过户到自己名下。前不久,这辆摩托车在山东荏平县撞伤人,驾车男子未履行赔偿,伤者将肇事车手以及作为摩托车主的孔一起告上了法庭。
如果无法证明身份是被冒用,那么,孔将面临到山东应诉并承担赔偿伤者的责任。弄丢身份证所带来的麻烦是孔没有想到的,11月26日,焦急的她到柳东派出所报案,公安部门在查清事情真相后,将冒用孔身份证的王某革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虽然证明了身份证是被冒用的,但摩托车仍在孔名下,麻烦仍没有解决。12月2日上午,孔带着公安部门出具的对王某革行政拘留等相关材料,来到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以下简称“车管所”),要求车管所撤销她名下的这辆摩托车。
二代身份证有“先天缺陷”
记者调查了解到,之所以挂失身份证成为不法分子的牟利工具,是因为我国现行二代身份证存在“先天缺陷”。
天津市南开区户籍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二代身份证没有密码功能,不能通过修改密码的方式停止卡片使用。根据有关规定,公民丢失居民身份证后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丢失补领,公民办理丢失补领证件的行为本身就告知了公安机关证件丢失的事实,不需要再办理挂失。如有相关要求,公安部门可以给开具一个挂失证明以进行免责维权。
据了解,因为升学、居住地变更、留作纪念等原因,很多人都持有多张本人身份证,这些身份证确实可以使用。家住天津的栗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原以为身份证丢了,补办后又找了回来,结果发现原来的身份证跟新的身份证都可以用。
“先天缺陷”须“双重弥补”
此前,关于二代身份证的缺陷也被公众指出很多,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二代证”将主要信息分布于正反两面,造成使用不便、复印耗时耗纸、浪费资源问题很突出。还有语言专家指出,“二代证”存在四处语病。这些缺陷是事实,公众反映较多。但比起遗失的身份证无法注销这一缺陷来说,之前的外在缺陷还算是小缺陷,新华社记者刚刚披露的这些内在缺陷才是大缺陷。
既然存在这么大的缺陷,“二代证”的设计者当初究竟是没有预料到,还是预想到了但没有解决缺陷的办法?值得追问。
在笔者看来,有关方面有必要把解决“二代证”缺陷作为当前第一工作任务,以早日消除各种风险和潜在风险。而解决缺陷的办法是,既要从制度上来弥补,又要想办法从技术上去弥补。只有及时进行“双重弥补”,才有希望把“先天缺陷”带来的危险降到最低。
根据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录入指纹信息。据说身份证录入指纹信息,就可以杜绝身份证被盗用风险。但问题是,已经遗失的这部分身份证,或者今后遗失的未录入指纹信息的“二代证”,如何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除了加大涉身份证犯罪的打击力度外,能否在身份证经常使用的场所杜绝已经遗失的身份证被使用,则需要专门的制度设计去防范,也应该可以通过专门的技术去防范。这样就能减少已经遗失的身份证被利用。尤其是能否及时注销已经遗失的身份证,更需要制度和技术同时来探索,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该不是难事,就看有关方面是否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